
ESG理念扎根乡土——WOMEN MADE姐妹乡伴共益计划开启
- 分类:新闻中心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5-03-14 17:38
- 访问量:
【概要描述】在这个属于女性的节日里,福建省恒申慈善基金会“姐妹乡伴”项目携手串门LAB开启了一个美好的新计划——WOMEN MADE姐妹乡伴共益计划,不仅是一次商业与公益的跨界合作,更是一场践行ESG理念的社会创新实验。通过毛线钩针手工艺的产品化,项目在推动乡村振兴的同时,深度回应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中的“性别平等”(SDG5) 和“体面工作与经济增长”(SDG8),为乡村女性构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赋权路径。
ESG理念扎根乡土——WOMEN MADE姐妹乡伴共益计划开启
【概要描述】在这个属于女性的节日里,福建省恒申慈善基金会“姐妹乡伴”项目携手串门LAB开启了一个美好的新计划——WOMEN MADE姐妹乡伴共益计划,不仅是一次商业与公益的跨界合作,更是一场践行ESG理念的社会创新实验。通过毛线钩针手工艺的产品化,项目在推动乡村振兴的同时,深度回应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中的“性别平等”(SDG5) 和“体面工作与经济增长”(SDG8),为乡村女性构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赋权路径。
- 分类:新闻中心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5-03-14 17:38
- 访问量:
在这个属于女性的节日里,福建省恒申慈善基金会“姐妹乡伴”项目携手串门LAB开启了一个美好的新计划——WOMEN MADE姐妹乡伴共益计划,不仅是一次商业与公益的跨界合作,更是一场践行ESG理念的社会创新实验。通过毛线钩针手工艺的产品化,项目在推动乡村振兴的同时,深度回应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中的“性别平等”(SDG5) 和“体面工作与经济增长”(SDG8),为乡村女性构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经济赋权路径。

2023年串门LAB主理人李琦因“乡创姐妹”项目与福建省恒申慈善基金会结缘,在和项目负责人袁玲交流的过程中,感受到基金会一直在用心思考公益的价值所在,每一年都有新的探索,在发心上常常不谋而合,因此去年起,便在“姐妹乡伴一一乡村妇女自组织支持计划”中开启了合作。
串门LAB成立三年多以来,秉承着“商业向善,美好永续”的价值主张,持续尝试通过共益设计解决乡村问题,如通过三产融合策略带动村集体增收,通过城乡联动传播非遗手艺等等。
2024年串门团队设计了“姐妹乡伴”项目IP,将女性从“受助者”转变为“创造者”。此次制作了关爱乡村女性的夏日防晒套装。今年,她们又碰出了新的“火花”,希望通过共益模式支持乡村妇女手工艺产品化,让她们能通过双手创造美好生活。

2024年串门团队为姐妹乡伴设计IP及文创周边
在与项目负责人袁玲的沟通中了解到,毛线钩针是前两年中很多妇女团队在当地组织过的活动,他们发现参与的女性人数有所增多,且很多女性通过一两次学习后,将此作为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寄托,自购材料学习更多技术,也做出了很多产品,还有一些开始接单增加了收入。这不仅丰富了她们在家庭和社区的生活,也让项目组看到了女性在这方面的潜能,以及手工作为支持女性经济发展方向的可能性。

恒申慈善基金会在各村镇开展毛线钩针活动
经济赋权
双方都希望能够尽量增加项目的受益女性,便在首期计划中选定了毛线钩针。年初串门团队探访了南平政和县镇前镇,在这里认识了上娇和她的织友姐妹们。“钩针项目”覆盖了12个村庄,近200名女性参与此项目,其中部分女性实现增收。

串门团队设计负责人孙霑与镇前姐妹们交流
社区凝聚力
她们的毛线钩针活动于2023年发起,后续延展成为了系列活动,丰富了留守妇女的在地生活,在当地掀起了一阵“钩针风”,上娇也从活动参加者成长为了姐妹中的“钩针专家”。“钩针活动”成为留守妇女的情感纽带,如政和县镇前镇的“钩针风”,不仅丰富了文化生活,更激发了女性参与公共事务的主动性。
破除刻板印象
共益计划的首个产品以“少女心”为灵感开展创作,用美好明亮的色彩传递女性对生活的热爱,挑战“乡村女性=朴素劳动者”的单一标签,重塑其社会形象。

这个主题也是在生活中接触了各行各业女性后产生的想法,无论身处何地、多大年龄的女性,她们在做自己喜欢的事,聊起自己的兴趣时总是充满活力,闪闪发光。

这样的心态,是保持对生活的热情,是对美好的向往,是对自己的爱意。在姐妹们钩织的时候我们同样感受到了,她们希望把这份爱传递给更多人。

透明机制与长效共益
每件手工产品的90%的收益都将给到对应手作的姐妹,项目收入的10%将捐赠给恒申慈善基金会,用于持续支持“姐妹乡伴一一乡村妇女自组织支持计划”的开展,资金流向进行年度公示。

多方协同治理
后续串门LAB也将尝试联动不同的主理人、企业和空间,通过联名共创、工作坊等方式实现城乡之间的女性互助。恒申慈善基金会负责社区动员与培训,形成“公益搭台、商业赋能”的协助模式,以支持更多的乡村妇女群体。
从“钩针”到“共益”:
ESG如何改变乡村女性叙事?
手工艺不仅是产品,更是女性发声的媒介。项目通过联名共创、城乡工作坊等,构建了城乡女性对话平台:
-
城市主理人×乡村女性:设计师与妇女共同创作,将传统技艺与现代审美结合,打破城乡文化隔阂。
-
品牌传播与社会认同:恒申慈善基金会团队记录女性故事,通过真实影像传递“她力量”,提升公众对乡村女性贡献的认知。
扫描二维码
了解一份有温度的ESG实践

每一件手工艺品,都是乡村女性对生活的热爱与经济独立的宣言。加入“WOMEN MADE共益计划”,支持性别平等与乡村可持续发展。
通过“姐妹乡伴”,我们看见:当ESG理念扎根乡土,女性手中的钩针,便能织就一个更平等、可持续的未来。
“姐妹乡伴——乡村妇女自组织支持计划”是由福建省恒申慈善基金会于2018年发起,以挖掘和培养乡村妇女自组织为切入点,以助力乡村妇女实现自我成长与发展,有能力应对并解决她们所面临的环境和问题为目标的福建省乡村妇女成长支持计划。
截至2024年,项目覆盖9地市35区县52乡镇56个村庄的63支妇女自组织,开展多项能力建设160场,4971人次参与;妇女带头人或妇女自组织在各地开展各类活动3072场,70627人次受益;支持小额类活动214场,20618人次受益。
2019年,项目荣获福建省第二届“善行八闽——海峡公益慈善项目大赛”二等奖;2022年,项目荣获首届“福建慈善奖”之“优秀慈善项目(慈善信托)奖”;2023年,项目荣获首届“阳光1+1 奋进新征程”福建省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公益创投大赛二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