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X
imgboxbg
/
/
中国化工报:恒申集团传统产业转型 新兴产业聚合
关于我们

中国化工报:恒申集团传统产业转型 新兴产业聚合

  • 分类:新闻中心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3-12-22 18:32
  • 访问量:

【概要描述】 近年来,恒申集团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高质量发展”第一要务,聚焦主业一中心,转型拓展新材料,完成由传统产业向现代化产业的转型升级。 中国化工报围绕恒申集团高质量产业转型升级之路进行深度报道,以下为报道原文。 中国化工报 2023.12.13 恒申集团 传统产业转型 新兴产业聚合 “新质生产力”代表一种生产力的跃迁。与传统生产力不同,“新质生产力”聚焦新领域、新产业等。形成“新质生产力”,关键在于推进科技创新,核心在于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恒申集团以产业升级为方向,以新产业为主导,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实现从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的生产力跃迁,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传统纺织行业起家 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最活跃的要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衡量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推动整个社会发展由低级到高级、由落后到先进的关键力量。 “1984年,恒申集团从草根工业起步;2003年,进军科技化纤市场;之后8年间,引进国外先进生产设备和成熟生产工艺,先后创建了力源、力恒、恒申、申远等公司,全力打造生态化纤产品,部分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恒申集团董事长陈建龙说。 据他介绍,2010年,恒申合纤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并整合力源、力恒等企业组成恒申集团。当时生产锦纶的原料己内酰胺长期被几家国际化工巨头垄断,国内市场对外依存度高达70%。为避免受制于人,2018年,恒申集团凭借丰富的己内酰胺生产经验以及完善的产业优势,作为世界第四反向收购世界第一的荷兰福邦特控股公司,晋升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己内酰胺生产商,率先打通环己酮、己内酰胺生产、聚合、纺丝、加弹、整经、织造、染整8个环节的完整产业链,不仅解决了己内酰胺生产技术、知识产权的核心问题,更重要的是让中国企业在全球有了话语权。 “恒申集团进一步扩大化纤行业的‘朋友圈’,加大创新研发,提升产品品质,引导和促进全国上下游纺织企业转型升级。”恒申集团副总裁梅震说。至此,恒申集团成为我国化纤行业的头部企业,也是全球锦纶行业的“领头羊”。 不断培育新兴产业 恒申集团积极聚焦新领域、新产业,不断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2013年3月,恒申集团落子连江可门开发区,投资400亿元建设申远新材料项目。项目落地之后,产业链招商效应尽显。世界500强企业法国液化空气集团紧随而来,投资4.2亿美元建厂,为申远项目提供氢气、合成氨等工业气体。2019年,恒申集团正式收购世界500强法国液空福州工厂,并更名为合盛气体;同年启动申远二期煤制氢合成氨项目建设,牢牢掌握锦纶-6产业链“气头”生产权。 如今,恒申集团以年产100万吨己内酰胺产业为核心,通过延伸上下游产业链,衍生出半导体原材料、锂电池新能源原材料、高端工程塑料、纺织服装新材料等多种新型材料项目,已发展成为集化工、化纤及新材料为一体的先进制造业企业集团,拥有申远新材料、恒申合纤、荷兰福邦特、南京福邦特、合盛气体等10多家实体企业。 以智能化创新驱动 恒申集团不断致力于“数字大脑”建设,以先进的信息系统建设作为企业实现智能制造的基础平台。2016年,该集团引进国际先进的“SAP ERP”管理系统,集生产制造、研发设计、营销管理、物流仓储等各环节数据于一体。 恒申集团不断推动企业数字化管理系统的建设,依托成熟的生产工艺,通过信息化控制系统和实时监测平台管理复杂的生产装置,使生产现场仅有少量巡检人员,实现全流程自动化管理。 中控室是企业的神经中枢,生产现场所有仪表信号都连接到中控室,所有重要的控制决策都从这里发出。该集团通过夯实生产数据采集自动化、生产现场可视化和生产操作智能化等基础工作,结合调度指挥、计划生产协同优化、应急指挥等功能建设和集成应用,实现一体化生产、自动化控制、数字化管理,成为企业转型升级的“金钥匙”,实现了“产、供、销、人、财、物”数据的实时获取,可随时生成各类数据报表。2022年,恒申集团成为福建省首家获评工信部“5G+工业互联网”典型应用场景和重点行业实践的企业。 “接下来,我们开始谋新篇、布新局,落实‘双主业’发展规划,在做精主业的同时,积极推进电子化学品、电子特技改性、新材料、再生纤维等拥有技术优势和产业优势的项目,全力打造国际具有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同时我们要把握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在安全环保的前提下,通过技术研发,不断推动数字技术与产业的深度融合,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重要赛道。”陈建龙说。 中国化工报 2023.12.19 恒申集团 心无旁骛做主业 转型拓展新材料 日前,工信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的《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简称《方案》)提出,依托石化产业基地,大力推动两岸石化产业融合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期也印发《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简称《意见》),明确指出要加强要素保障,支持古雷石化产业基地、宁德动力电池集群等建设集聚两岸资源要素、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基地和先进制造业集群。这些都为企业稳增长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助力企业加快向世界一流企业迈进。 创立于1984年的恒申集团,从一根尼龙绳做起,目前已经成为集化工、化纤及新材料为一体的先进制造业企业集团,拥有申远新材料、恒申合纤、荷兰福邦特、南京福邦特、合盛气体等10多家实体企业。今后,恒申集团将积极落实《方案》要求,从以下三方面入手,全方位推进企业提质增效。 一是突破,缩小与百年企业管理上的差距。恒申在2018年收购了福邦特集团己内酰胺业务,成为全球最大的己内酰胺生产商。通过这次收购,恒申不仅拥有了己内酰胺领域最尖端的生产技术,增强了我国己内酰胺和锦纶行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和话语权,更因此打开了全球化视野,看到了与百年国际化企业管理模式上的差距。 下一步,企业将通过构建上下游一体化发展模式和实施先进的协同管理理念,不断降低各项成本,实现“从记账会计到管理会计”的重要转变,持续打造全球规模最大、最完善,综合竞争力最优、最强的尼龙6产业链。 二是吃透,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实现降本增效。恒申将对现有产能、负荷和蒸汽平衡等开展深入研究,通过人员规划及资源综合利用,将园区内原料和产品吃干榨净,从而在行业内形成极大的成本优势,打响主业品牌。同时,公司将采用政府+企业模式,在培育园区上下真功夫,用产业链招商、园区招商带动下游产业发展,从而产生“1+1>2”的效果。 三是发展,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在不断完善园区全产业链的过程中,恒申发现园区内企业生产的很多化学品是精细化学品的原料,便由此开始谋新篇、布新局,落实“双主业”发展规划,引进电子特气、湿电子化学品、改性新材料等拥有技术优势和产业优势的项目,深耕精细化工产业。在做精主业的同时,公司还布局新材料五大赛道,全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未来,恒申将坚定不移地走全球化道路,实实在在、心无旁骛地做好主业,进一步转型拓展新材料领域,让中国民族实业品牌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中国化工报:恒申集团传统产业转型 新兴产业聚合

【概要描述】




近年来,恒申集团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高质量发展”第一要务,聚焦主业一中心,转型拓展新材料,完成由传统产业向现代化产业的转型升级。

中国化工报围绕恒申集团高质量产业转型升级之路进行深度报道,以下为报道原文。








中国化工报


2023.12.13









恒申集团

传统产业转型 新兴产业聚合


“新质生产力”代表一种生产力的跃迁。与传统生产力不同,“新质生产力”聚焦新领域、新产业等。形成“新质生产力”,关键在于推进科技创新,核心在于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恒申集团以产业升级为方向,以新产业为主导,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实现从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的生产力跃迁,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传统纺织行业起家

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最活跃的要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衡量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推动整个社会发展由低级到高级、由落后到先进的关键力量。

“1984年,恒申集团从草根工业起步;2003年,进军科技化纤市场;之后8年间,引进国外先进生产设备和成熟生产工艺,先后创建了力源、力恒、恒申、申远等公司,全力打造生态化纤产品,部分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恒申集团董事长陈建龙说。

据他介绍,2010年,恒申合纤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并整合力源、力恒等企业组成恒申集团。当时生产锦纶的原料己内酰胺长期被几家国际化工巨头垄断,国内市场对外依存度高达70%。为避免受制于人,2018年,恒申集团凭借丰富的己内酰胺生产经验以及完善的产业优势,作为世界第四反向收购世界第一的荷兰福邦特控股公司,晋升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己内酰胺生产商,率先打通环己酮、己内酰胺生产、聚合、纺丝、加弹、整经、织造、染整8个环节的完整产业链,不仅解决了己内酰胺生产技术、知识产权的核心问题,更重要的是让中国企业在全球有了话语权。

“恒申集团进一步扩大化纤行业的‘朋友圈’,加大创新研发,提升产品品质,引导和促进全国上下游纺织企业转型升级。”恒申集团副总裁梅震说。至此,恒申集团成为我国化纤行业的头部企业,也是全球锦纶行业的“领头羊”。

不断培育新兴产业

恒申集团积极聚焦新领域、新产业,不断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2013年3月,恒申集团落子连江可门开发区,投资400亿元建设申远新材料项目。项目落地之后,产业链招商效应尽显。世界500强企业法国液化空气集团紧随而来,投资4.2亿美元建厂,为申远项目提供氢气、合成氨等工业气体。2019年,恒申集团正式收购世界500强法国液空福州工厂,并更名为合盛气体;同年启动申远二期煤制氢合成氨项目建设,牢牢掌握锦纶-6产业链“气头”生产权。

如今,恒申集团以年产100万吨己内酰胺产业为核心,通过延伸上下游产业链,衍生出半导体原材料、锂电池新能源原材料、高端工程塑料、纺织服装新材料等多种新型材料项目,已发展成为集化工、化纤及新材料为一体的先进制造业企业集团,拥有申远新材料、恒申合纤、荷兰福邦特、南京福邦特、合盛气体等10多家实体企业。

以智能化创新驱动

恒申集团不断致力于“数字大脑”建设,以先进的信息系统建设作为企业实现智能制造的基础平台。2016年,该集团引进国际先进的“SAP ERP”管理系统,集生产制造、研发设计、营销管理、物流仓储等各环节数据于一体。

恒申集团不断推动企业数字化管理系统的建设,依托成熟的生产工艺,通过信息化控制系统和实时监测平台管理复杂的生产装置,使生产现场仅有少量巡检人员,实现全流程自动化管理。

中控室是企业的神经中枢,生产现场所有仪表信号都连接到中控室,所有重要的控制决策都从这里发出。该集团通过夯实生产数据采集自动化、生产现场可视化和生产操作智能化等基础工作,结合调度指挥、计划生产协同优化、应急指挥等功能建设和集成应用,实现一体化生产、自动化控制、数字化管理,成为企业转型升级的“金钥匙”,实现了“产、供、销、人、财、物”数据的实时获取,可随时生成各类数据报表。2022年,恒申集团成为福建省首家获评工信部“5G+工业互联网”典型应用场景和重点行业实践的企业。

“接下来,我们开始谋新篇、布新局,落实‘双主业’发展规划,在做精主业的同时,积极推进电子化学品、电子特技改性、新材料、再生纤维等拥有技术优势和产业优势的项目,全力打造国际具有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同时我们要把握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在安全环保的前提下,通过技术研发,不断推动数字技术与产业的深度融合,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重要赛道。”陈建龙说。








中国化工报


2023.12.19










恒申集团

心无旁骛做主业 转型拓展新材料


日前,工信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的《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简称《方案》)提出,依托石化产业基地,大力推动两岸石化产业融合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期也印发《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简称《意见》),明确指出要加强要素保障,支持古雷石化产业基地、宁德动力电池集群等建设集聚两岸资源要素、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基地和先进制造业集群。这些都为企业稳增长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助力企业加快向世界一流企业迈进。

创立于1984年的恒申集团,从一根尼龙绳做起,目前已经成为集化工、化纤及新材料为一体的先进制造业企业集团,拥有申远新材料、恒申合纤、荷兰福邦特、南京福邦特、合盛气体等10多家实体企业。今后,恒申集团将积极落实《方案》要求,从以下三方面入手,全方位推进企业提质增效。

一是突破,缩小与百年企业管理上的差距。恒申在2018年收购了福邦特集团己内酰胺业务,成为全球最大的己内酰胺生产商。通过这次收购,恒申不仅拥有了己内酰胺领域最尖端的生产技术,增强了我国己内酰胺和锦纶行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和话语权,更因此打开了全球化视野,看到了与百年国际化企业管理模式上的差距。

下一步,企业将通过构建上下游一体化发展模式和实施先进的协同管理理念,不断降低各项成本,实现“从记账会计到管理会计”的重要转变,持续打造全球规模最大、最完善,综合竞争力最优、最强的尼龙6产业链。

二是吃透,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实现降本增效。恒申将对现有产能、负荷和蒸汽平衡等开展深入研究,通过人员规划及资源综合利用,将园区内原料和产品吃干榨净,从而在行业内形成极大的成本优势,打响主业品牌。同时,公司将采用政府+企业模式,在培育园区上下真功夫,用产业链招商、园区招商带动下游产业发展,从而产生“1+1>2”的效果。

三是发展,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在不断完善园区全产业链的过程中,恒申发现园区内企业生产的很多化学品是精细化学品的原料,便由此开始谋新篇、布新局,落实“双主业”发展规划,引进电子特气、湿电子化学品、改性新材料等拥有技术优势和产业优势的项目,深耕精细化工产业。在做精主业的同时,公司还布局新材料五大赛道,全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未来,恒申将坚定不移地走全球化道路,实实在在、心无旁骛地做好主业,进一步转型拓展新材料领域,让中国民族实业品牌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 分类:新闻中心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3-12-22 18:32
  • 访问量:
详情

近年来,恒申集团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高质量发展”第一要务,聚焦主业一中心,转型拓展新材料,完成由传统产业向现代化产业的转型升级。

中国化工报围绕恒申集团高质量产业转型升级之路进行深度报道,以下为报道原文。

中国化工报

2023.12.13

恒申集团

传统产业转型 新兴产业聚合


“新质生产力”代表一种生产力的跃迁。与传统生产力不同,“新质生产力”聚焦新领域、新产业等。形成“新质生产力”,关键在于推进科技创新,核心在于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恒申集团以产业升级为方向,以新产业为主导,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实现从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的生产力跃迁,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传统纺织行业起家

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最活跃的要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衡量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推动整个社会发展由低级到高级、由落后到先进的关键力量。

“1984年,恒申集团从草根工业起步;2003年,进军科技化纤市场;之后8年间,引进国外先进生产设备和成熟生产工艺,先后创建了力源、力恒、恒申、申远等公司,全力打造生态化纤产品,部分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恒申集团董事长陈建龙说。

据他介绍,2010年,恒申合纤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并整合力源、力恒等企业组成恒申集团。当时生产锦纶的原料己内酰胺长期被几家国际化工巨头垄断,国内市场对外依存度高达70%。为避免受制于人,2018年,恒申集团凭借丰富的己内酰胺生产经验以及完善的产业优势,作为世界第四反向收购世界第一的荷兰福邦特控股公司,晋升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己内酰胺生产商,率先打通环己酮、己内酰胺生产、聚合、纺丝、加弹、整经、织造、染整8个环节的完整产业链,不仅解决了己内酰胺生产技术、知识产权的核心问题,更重要的是让中国企业在全球有了话语权。

“恒申集团进一步扩大化纤行业的‘朋友圈’,加大创新研发,提升产品品质,引导和促进全国上下游纺织企业转型升级。”恒申集团副总裁梅震说。至此,恒申集团成为我国化纤行业的头部企业,也是全球锦纶行业的“领头羊”。

不断培育新兴产业

恒申集团积极聚焦新领域、新产业,不断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2013年3月,恒申集团落子连江可门开发区,投资400亿元建设申远新材料项目。项目落地之后,产业链招商效应尽显。世界500强企业法国液化空气集团紧随而来,投资4.2亿美元建厂,为申远项目提供氢气、合成氨等工业气体。2019年,恒申集团正式收购世界500强法国液空福州工厂,并更名为合盛气体;同年启动申远二期煤制氢合成氨项目建设,牢牢掌握锦纶-6产业链“气头”生产权。

如今,恒申集团以年产100万吨己内酰胺产业为核心,通过延伸上下游产业链,衍生出半导体原材料、锂电池新能源原材料、高端工程塑料、纺织服装新材料等多种新型材料项目,已发展成为集化工、化纤及新材料为一体的先进制造业企业集团,拥有申远新材料、恒申合纤、荷兰福邦特、南京福邦特、合盛气体等10多家实体企业。

以智能化创新驱动

恒申集团不断致力于“数字大脑”建设,以先进的信息系统建设作为企业实现智能制造的基础平台。2016年,该集团引进国际先进的“SAP ERP”管理系统,集生产制造、研发设计、营销管理、物流仓储等各环节数据于一体。

恒申集团不断推动企业数字化管理系统的建设,依托成熟的生产工艺,通过信息化控制系统和实时监测平台管理复杂的生产装置,使生产现场仅有少量巡检人员,实现全流程自动化管理。

中控室是企业的神经中枢,生产现场所有仪表信号都连接到中控室,所有重要的控制决策都从这里发出。该集团通过夯实生产数据采集自动化、生产现场可视化和生产操作智能化等基础工作,结合调度指挥、计划生产协同优化、应急指挥等功能建设和集成应用,实现一体化生产、自动化控制、数字化管理,成为企业转型升级的“金钥匙”,实现了“产、供、销、人、财、物”数据的实时获取,可随时生成各类数据报表。2022年,恒申集团成为福建省首家获评工信部“5G+工业互联网”典型应用场景和重点行业实践的企业。

“接下来,我们开始谋新篇、布新局,落实‘双主业’发展规划,在做精主业的同时,积极推进电子化学品、电子特技改性、新材料、再生纤维等拥有技术优势和产业优势的项目,全力打造国际具有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同时我们要把握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在安全环保的前提下,通过技术研发,不断推动数字技术与产业的深度融合,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重要赛道。”陈建龙说。

中国化工报

2023.12.19

恒申集团

心无旁骛做主业 转型拓展新材料


日前,工信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的《石化化工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简称《方案》)提出,依托石化产业基地,大力推动两岸石化产业融合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期也印发《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简称《意见》),明确指出要加强要素保障,支持古雷石化产业基地、宁德动力电池集群等建设集聚两岸资源要素、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基地和先进制造业集群。这些都为企业稳增长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助力企业加快向世界一流企业迈进。

创立于1984年的恒申集团,从一根尼龙绳做起,目前已经成为集化工、化纤及新材料为一体的先进制造业企业集团,拥有申远新材料、恒申合纤、荷兰福邦特、南京福邦特、合盛气体等10多家实体企业。今后,恒申集团将积极落实《方案》要求,从以下三方面入手,全方位推进企业提质增效。

一是突破,缩小与百年企业管理上的差距。恒申在2018年收购了福邦特集团己内酰胺业务,成为全球最大的己内酰胺生产商。通过这次收购,恒申不仅拥有了己内酰胺领域最尖端的生产技术,增强了我国己内酰胺和锦纶行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和话语权,更因此打开了全球化视野,看到了与百年国际化企业管理模式上的差距。

下一步,企业将通过构建上下游一体化发展模式和实施先进的协同管理理念,不断降低各项成本,实现“从记账会计到管理会计”的重要转变,持续打造全球规模最大、最完善,综合竞争力最优、最强的尼龙6产业链。

二是吃透,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实现降本增效。恒申将对现有产能、负荷和蒸汽平衡等开展深入研究,通过人员规划及资源综合利用,将园区内原料和产品吃干榨净,从而在行业内形成极大的成本优势,打响主业品牌。同时,公司将采用政府+企业模式,在培育园区上下真功夫,用产业链招商、园区招商带动下游产业发展,从而产生“1+1>2”的效果。

三是发展,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在不断完善园区全产业链的过程中,恒申发现园区内企业生产的很多化学品是精细化学品的原料,便由此开始谋新篇、布新局,落实“双主业”发展规划,引进电子特气、湿电子化学品、改性新材料等拥有技术优势和产业优势的项目,深耕精细化工产业。在做精主业的同时,公司还布局新材料五大赛道,全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未来,恒申将坚定不移地走全球化道路,实实在在、心无旁骛地做好主业,进一步转型拓展新材料领域,让中国民族实业品牌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最新资讯
恒申集团与日本化学巨头东丽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创绿色发展新动能
恒申集团与日本化学巨头东丽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创绿色发展新动能
1月6日,恒申集团与东丽集团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恒申中心顺利举行,恒申集团董事长陈建龙,集团总裁陈忠,集团董事、副总裁梅震,东丽集团TCH董事长、驻中国东丽代表三木憲一郎,东丽TCH董事、TSD总经理秦兆琼,东丽TSD董事、营业本部本部长石井慎二等领导出席签约仪式。
恒申可持续产品丨从循环到再生,让未来可持续
恒申可持续产品丨从循环到再生,让未来可持续
随着全球范围内环保意识的普遍觉醒,消费者对于可持续产品的需求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这一趋势不仅推动了市场的蓬勃发展,更引领了一场消费观念的深刻变革。可持续产品,简而言之,是指在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内,从设计、生产、使用到废弃处理,都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同时确保经济可行性和社会可接受性的产品。它们往往融合了环保材料、节能技术、循环经济等理念,旨在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恒申新材2024年学术委员会会议胜利召开
恒申新材2024年学术委员会会议胜利召开
2024年12月27日,广东省新型聚酰胺6功能纤维材料研究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会议在恒申新材会议厅圆满举行。恒申新材总经理、重点实验室郭敏主任向长期以来为公司发展倾注智慧的专家教授们表达诚挚敬意。
“奔赴更好的我们+”恒申集团40周年庆典圆满落幕
“奔赴更好的我们+”恒申集团40周年庆典圆满落幕
12月31日,随着璀璨的焰火在夜空中绚丽绽放,“奔赴更好的我们+”恒申集团40周年庆典在长乐首占营前新区体育中心圆满落幕。此次庆典汇聚了近4000名恒申人欢聚一堂,见证了这一里程碑式的辉煌时刻。 不惑不止,奔赴美好。此次庆典分为“不惑之年”“当打之年”“奔赴之年”三大篇章,以集团各板块代表表演的开场歌舞《奔赴未来》拉开了晚会序篇。
恒申集团董事长陈建龙为集团40周年庆典发表新年致辞
恒申集团董事长陈建龙为集团40周年庆典发表新年致辞
热门搜索:
确认
取消
福建省恒申合纤科技有限公司   闽ICP备1400934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