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X
imgboxbg
/
/
孙瑞哲:新型纤维材料驱动全球纺织业未来
关于我们

孙瑞哲:新型纤维材料驱动全球纺织业未来

  • 分类:新闻中心
  • 作者:恒申集团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1-05-21 15:33
  • 访问量:

【概要描述】5月20日,“新时代 新材料 新动能——2021中国纺织创新年会·功能性新型材料国际论坛”于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召开,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出席会议并致辞。 以下为致辞全文。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 孙瑞哲  2021年 5月20日 尊敬的各位来宾:大家好! 很高兴与各位相聚福州“有福之州”,共话纤维“利民之事”。我谨代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对论坛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对长期关心和支持纺织行业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感谢。   我们正处在一个织出来的世界中。纺织行业的发展正在赋予“经天纬地”、“锦绣山河”这些词汇新的注解。从华服之美到民生之安,从国防之强到交通之畅,纤维材料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天问一号”着陆火星的背后是特种弹性绳索装备的应用,是纤维的“经天”之举。纤维的创新不仅决定着纺织行业的价值与应用,更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形态。   把握时代命脉 发展纤维新材料   发展纤维新材料是构筑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引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组成,纤维新材料的突破是产品创新、装备创新、应用创新的重要源头,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孕育发展的有力支撑。纤维产业具有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特征,其发展对于科研创新、金融服务、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有很强的带动效应。新材料是实现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重要承载。 发展纤维新材料是打造科技创新高地的重要基石。纤维创新是多学科交叉,多领域融合的创新,是纳米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先进制造等前沿技术的综合应用和集成。作为根本性的创新,发展新型材料有助于形成原创课题和重大方向,是提出新理论、开辟新领域的重要途径。作为综合性创新,发展新型材料有助于促进创新资源的汇聚与融合,是形成多元创新生态的凝结核。 发展纤维新材料是延展消费市场空间的重要力量。纤维材料的创新发展决定着产品的功能与性能、生产与应用。基于发光纤维材料制成的柔性显示织物正在开启真正的“智能可穿戴”;绿色纤维材料的深入创新,正在推动可持续时尚的流行。纤维的多元化发展驱动着原料市场的不断开拓与丰富;纤维的多功能创新牵引着消费升级与产业升级。新材料支撑着新市场。 福建是我国的经济大区、开放前沿,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具有特殊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福建考察期间提出了“四个更大”的新要求,赋予了福建更高的时代定位。作为优势产业,福建已经形成了从原料生产、纤维制造、纺织加工到终端品牌的完备纤维产业体系。特别是福州长乐涌现出了恒申、金纶、永荣、新华源、长源等一批世界级的纤维和纺纱企业,形成了千亿级的产业集群。“十四五”时期,新型材料成为福州要着力打造的五大国际品牌之一。发展纺织纤维产业,是新时期福建承担新使命的战略选择,是现实所系、未来所系,是顺势之举、应时之举。 当前,世界百年变局持续演化,疫情对未来的影响广泛深远,地缘政治日趋复杂,大国博弈更加激烈。保障原料安全、实现科技自主的形势与任务更为紧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材料产业是战略性、基础性产业,也是高科技竞争的关键领域,我们要奋起直追、迎头赶上。”在此,围绕打造以新型纤维材料为核心的产业体系,我谈四点期望。   发展纤维新材料 坚持四个要点   一要高远,坚持创新驱动,加快构筑引领性、战略性的科技优势。以先进基础材料、关键战略材料和前沿新材料为重点,面向全球科技前沿、重大发展课题,突破核心纤维技术。强化基础研究、原始创新、应用创新,围绕纤维的基本属性改变和衍生属性拓展,推动新材料向着高性能、多功能、轻量化、柔性化方向发展。以市场需求牵引产业创新,打造协同创新体系,推动创新资源的高效衔接与集成。 二要笃实,坚持集约发展,加快构筑规模化、协同化的制造体系。夯实产业制造基础,聚焦质量,巩固规模优势和体系优势。在全球范围内配置整合资源,推动并购重组,加快培育具有全球优势的纤维企业。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产业上下游协作,构建更高效的产业链、创新链。推动集群化发展,加快建设世界级产业集群。以内需为战略基点,融入重大区域战略,完善配套体系,推进产业集聚。 三要精准,坚持数字赋能,加快构筑柔性化、精益化的供给能力。融入数字经济,营造产业数字化与数字产业化协同演进的生态。强化人工智能、数字仿真等工具在纤维材料发现、设计中的应用,以数据驱动材料创新。发展智能制造、深化工业互联网和公共数据平台建设,打造柔性、敏捷的产业链供应链。加强与消费数据的对接,实现与市场精准匹配、快速响应,发展服务型制造等新模式。 四要厚德,坚持绿色转型,加快构筑可持续、负责任的产业生态。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加快建立绿色低碳循环的新材料产业体系。将绿色理念和社会责任系统融入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贯穿于设计、生产、流通、回收等各环节。加强生物基纤维等绿色材料的研发和应用。加快推进绿色生产的可计量化,深化绿色服务创新。探索应用碳金融等绿色金融工具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水有源,故其流不穷;木有根,故其生不穷。”行业之久远在纤维、创新之强盛在纤维、应用之广博在纤维。纤维材料是基础性、支撑性的,也是根本性、战略性的。执一以应万。让我们以一丝一缕为牵引,努力成为世界纺织科技的主要驱动者、全球时尚的重要引领者、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推进者,服务新格局,建功新时代。 最后祝论坛成功,祝愿福建更好。 谢谢大家!

孙瑞哲:新型纤维材料驱动全球纺织业未来

【概要描述】5月20日,“新时代 新材料 新动能——2021中国纺织创新年会·功能性新型材料国际论坛”于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召开,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出席会议并致辞。

以下为致辞全文。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 孙瑞哲 







2021年 5月20日




尊敬的各位来宾:大家好!

很高兴与各位相聚福州“有福之州”,共话纤维“利民之事”。我谨代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对论坛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对长期关心和支持纺织行业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感谢。

 



我们正处在一个织出来的世界中。纺织行业的发展正在赋予“经天纬地”、“锦绣山河”这些词汇新的注解。从华服之美到民生之安,从国防之强到交通之畅,纤维材料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天问一号”着陆火星的背后是特种弹性绳索装备的应用,是纤维的“经天”之举。纤维的创新不仅决定着纺织行业的价值与应用,更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形态。

 



把握时代命脉 发展纤维新材料

 

发展纤维新材料是构筑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引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组成,纤维新材料的突破是产品创新、装备创新、应用创新的重要源头,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孕育发展的有力支撑。纤维产业具有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特征,其发展对于科研创新、金融服务、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有很强的带动效应。新材料是实现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重要承载。

发展纤维新材料是打造科技创新高地的重要基石。纤维创新是多学科交叉,多领域融合的创新,是纳米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先进制造等前沿技术的综合应用和集成。作为根本性的创新,发展新型材料有助于形成原创课题和重大方向,是提出新理论、开辟新领域的重要途径。作为综合性创新,发展新型材料有助于促进创新资源的汇聚与融合,是形成多元创新生态的凝结核。

发展纤维新材料是延展消费市场空间的重要力量。纤维材料的创新发展决定着产品的功能与性能、生产与应用。基于发光纤维材料制成的柔性显示织物正在开启真正的“智能可穿戴”;绿色纤维材料的深入创新,正在推动可持续时尚的流行。纤维的多元化发展驱动着原料市场的不断开拓与丰富;纤维的多功能创新牵引着消费升级与产业升级。新材料支撑着新市场。

福建是我国的经济大区、开放前沿,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具有特殊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福建考察期间提出了“四个更大”的新要求,赋予了福建更高的时代定位。作为优势产业,福建已经形成了从原料生产、纤维制造、纺织加工到终端品牌的完备纤维产业体系。特别是福州长乐涌现出了恒申、金纶、永荣、新华源、长源等一批世界级的纤维和纺纱企业,形成了千亿级的产业集群。“十四五”时期,新型材料成为福州要着力打造的五大国际品牌之一。发展纺织纤维产业,是新时期福建承担新使命的战略选择,是现实所系、未来所系,是顺势之举、应时之举。

当前,世界百年变局持续演化,疫情对未来的影响广泛深远,地缘政治日趋复杂,大国博弈更加激烈。保障原料安全、实现科技自主的形势与任务更为紧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材料产业是战略性、基础性产业,也是高科技竞争的关键领域,我们要奋起直追、迎头赶上。”在此,围绕打造以新型纤维材料为核心的产业体系,我谈四点期望。

 



发展纤维新材料 坚持四个要点

 

一要高远,坚持创新驱动,加快构筑引领性、战略性的科技优势。以先进基础材料、关键战略材料和前沿新材料为重点,面向全球科技前沿、重大发展课题,突破核心纤维技术。强化基础研究、原始创新、应用创新,围绕纤维的基本属性改变和衍生属性拓展,推动新材料向着高性能、多功能、轻量化、柔性化方向发展。以市场需求牵引产业创新,打造协同创新体系,推动创新资源的高效衔接与集成。

二要笃实,坚持集约发展,加快构筑规模化、协同化的制造体系。夯实产业制造基础,聚焦质量,巩固规模优势和体系优势。在全球范围内配置整合资源,推动并购重组,加快培育具有全球优势的纤维企业。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产业上下游协作,构建更高效的产业链、创新链。推动集群化发展,加快建设世界级产业集群。以内需为战略基点,融入重大区域战略,完善配套体系,推进产业集聚。

三要精准,坚持数字赋能,加快构筑柔性化、精益化的供给能力。融入数字经济,营造产业数字化与数字产业化协同演进的生态。强化人工智能、数字仿真等工具在纤维材料发现、设计中的应用,以数据驱动材料创新。发展智能制造、深化工业互联网和公共数据平台建设,打造柔性、敏捷的产业链供应链。加强与消费数据的对接,实现与市场精准匹配、快速响应,发展服务型制造等新模式。

四要厚德,坚持绿色转型,加快构筑可持续、负责任的产业生态。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加快建立绿色低碳循环的新材料产业体系。将绿色理念和社会责任系统融入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贯穿于设计、生产、流通、回收等各环节。加强生物基纤维等绿色材料的研发和应用。加快推进绿色生产的可计量化,深化绿色服务创新。探索应用碳金融等绿色金融工具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水有源,故其流不穷;木有根,故其生不穷。”行业之久远在纤维、创新之强盛在纤维、应用之广博在纤维。纤维材料是基础性、支撑性的,也是根本性、战略性的。执一以应万。让我们以一丝一缕为牵引,努力成为世界纺织科技的主要驱动者、全球时尚的重要引领者、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推进者,服务新格局,建功新时代。

最后祝论坛成功,祝愿福建更好。

谢谢大家!

  • 分类:新闻中心
  • 作者:恒申集团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1-05-21 15:33
  • 访问量:
详情

5月20日,“新时代 新材料 新动能——2021中国纺织创新年会·功能性新型材料国际论坛”于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召开,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出席会议并致辞。

以下为致辞全文。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 孙瑞哲 

2021年 5月20日

尊敬的各位来宾:大家好!

很高兴与各位相聚福州“有福之州”,共话纤维“利民之事”。我谨代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对论坛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对长期关心和支持纺织行业发展的各界朋友表示感谢。

 

 

我们正处在一个织出来的世界中。纺织行业的发展正在赋予“经天纬地”、“锦绣山河”这些词汇新的注解。从华服之美到民生之安,从国防之强到交通之畅,纤维材料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天问一号”着陆火星的背后是特种弹性绳索装备的应用,是纤维的“经天”之举。纤维的创新不仅决定着纺织行业的价值与应用,更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形态。

 

把握时代命脉 发展纤维新材料

 

发展纤维新材料是构筑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引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组成,纤维新材料的突破是产品创新、装备创新、应用创新的重要源头,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孕育发展的有力支撑。纤维产业具有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特征,其发展对于科研创新、金融服务、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有很强的带动效应。新材料是实现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重要承载。

发展纤维新材料是打造科技创新高地的重要基石。纤维创新是多学科交叉,多领域融合的创新,是纳米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先进制造等前沿技术的综合应用和集成。作为根本性的创新,发展新型材料有助于形成原创课题和重大方向,是提出新理论、开辟新领域的重要途径。作为综合性创新,发展新型材料有助于促进创新资源的汇聚与融合,是形成多元创新生态的凝结核。

发展纤维新材料是延展消费市场空间的重要力量。纤维材料的创新发展决定着产品的功能与性能、生产与应用。基于发光纤维材料制成的柔性显示织物正在开启真正的“智能可穿戴”;绿色纤维材料的深入创新,正在推动可持续时尚的流行。纤维的多元化发展驱动着原料市场的不断开拓与丰富;纤维的多功能创新牵引着消费升级与产业升级。新材料支撑着新市场。

福建是我国的经济大区、开放前沿,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具有特殊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福建考察期间提出了“四个更大”的新要求,赋予了福建更高的时代定位。作为优势产业,福建已经形成了从原料生产、纤维制造、纺织加工到终端品牌的完备纤维产业体系。特别是福州长乐涌现出了恒申、金纶、永荣、新华源、长源等一批世界级的纤维和纺纱企业,形成了千亿级的产业集群。“十四五”时期,新型材料成为福州要着力打造的五大国际品牌之一。发展纺织纤维产业,是新时期福建承担新使命的战略选择,是现实所系、未来所系,是顺势之举、应时之举。

当前,世界百年变局持续演化,疫情对未来的影响广泛深远,地缘政治日趋复杂,大国博弈更加激烈。保障原料安全、实现科技自主的形势与任务更为紧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材料产业是战略性、基础性产业,也是高科技竞争的关键领域,我们要奋起直追、迎头赶上。”在此,围绕打造以新型纤维材料为核心的产业体系,我谈四点期望。

 

发展纤维新材料 坚持四个要点

 

一要高远,坚持创新驱动,加快构筑引领性、战略性的科技优势。以先进基础材料、关键战略材料和前沿新材料为重点,面向全球科技前沿、重大发展课题,突破核心纤维技术。强化基础研究、原始创新、应用创新,围绕纤维的基本属性改变和衍生属性拓展,推动新材料向着高性能、多功能、轻量化、柔性化方向发展。以市场需求牵引产业创新,打造协同创新体系,推动创新资源的高效衔接与集成。

二要笃实,坚持集约发展,加快构筑规模化、协同化的制造体系。夯实产业制造基础,聚焦质量,巩固规模优势和体系优势。在全球范围内配置整合资源,推动并购重组,加快培育具有全球优势的纤维企业。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产业上下游协作,构建更高效的产业链、创新链。推动集群化发展,加快建设世界级产业集群。以内需为战略基点,融入重大区域战略,完善配套体系,推进产业集聚。

三要精准,坚持数字赋能,加快构筑柔性化、精益化的供给能力。融入数字经济,营造产业数字化与数字产业化协同演进的生态。强化人工智能、数字仿真等工具在纤维材料发现、设计中的应用,以数据驱动材料创新。发展智能制造、深化工业互联网和公共数据平台建设,打造柔性、敏捷的产业链供应链。加强与消费数据的对接,实现与市场精准匹配、快速响应,发展服务型制造等新模式。

四要厚德,坚持绿色转型,加快构筑可持续、负责任的产业生态。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加快建立绿色低碳循环的新材料产业体系。将绿色理念和社会责任系统融入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贯穿于设计、生产、流通、回收等各环节。加强生物基纤维等绿色材料的研发和应用。加快推进绿色生产的可计量化,深化绿色服务创新。探索应用碳金融等绿色金融工具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水有源,故其流不穷;木有根,故其生不穷。”行业之久远在纤维、创新之强盛在纤维、应用之广博在纤维。纤维材料是基础性、支撑性的,也是根本性、战略性的。执一以应万。让我们以一丝一缕为牵引,努力成为世界纺织科技的主要驱动者、全球时尚的重要引领者、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推进者,服务新格局,建功新时代。

最后祝论坛成功,祝愿福建更好。

谢谢大家!

最新资讯
恒申安科罗碳纤维增强PET材料PRECITE® E ICF 30喜获2023中国汽车及零部件行业发展创新技术奖
恒申安科罗碳纤维增强PET材料PRECITE® E ICF 30喜获2023中国汽车及零部件行业发展创新技术奖
2023年11月,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创新论坛暨颁奖典礼在上海隆重举办,本次活动邀请众多行业内知名大咖参加。据悉,“2023中国汽车及零部件行业发展创新大奖”评选活动立足于可持续发展、创新能力、科技锐进等方向,旨在对汽车领域的创新技术、先进企业、优秀团队及领袖人物给予表彰。
化工板块12名骨干人员前往欧洲生产基地驻点工作
化工板块12名骨干人员前往欧洲生产基地驻点工作
为加快推动恒申集团化工业务“全球一体化”的战略落地,化工板块将安排12名骨干人员前往欧洲生产基地驻点工作。其中11名人员于11月30日正式启程,前往欧洲荷兰。
智能引领未来 数据驱动发展——恒申集团荣获多项智能制造荣誉
智能引领未来 数据驱动发展——恒申集团荣获多项智能制造荣誉
近日,恒申集团喜讯频传。11月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2023年度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揭榜单位和优秀场景公示名单》:申远入选2023年度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恒申合纤智能在线检测、合盛气体安全风险实时监测与应急处置场景均入选智能制造优秀场景。 此外,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2023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项目》,申远新材料光荣上榜,入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新模式新业态标杆企业。
消防宣传不松懈 共筑园区防火墙——“消防宣传月”活动落下帷幕
消防宣传不松懈 共筑园区防火墙——“消防宣传月”活动落下帷幕
持续一个月的全国“消防宣传月”活动落下帷幕。活动展开以来,申远一体化产业园围绕“预防为主 安全至上”的主题,开展了一系列紧锣密鼓、声势浩大的消防宣传活动,着力营造全园区关注消防、学习消防、参与消防的浓厚氛围。 以学致用 以训培能 # 开展园区应急流程专项培训 园区安全环保中心组织各驻园企业参与应急响应、异常事件报备、处置等培训活动。培训于11月9日展开,各驻园企业运行调度、消控室值班员、接警员、消防维保人员近100人参训。       以赛促学 以赛促训 # 开展各项消防比武竞赛 11月13日-16日,园区消防应急响应中心举行为期四天的工艺处置队技能培训、考核暨比武竞赛,来自6个驻园企业的160余名工艺处置人员同台竞技。11月17日,专职消防员个人及班组比武竞赛在园区安全环保中心开赛,16名消防员展开专业化技能比拼。11月9日-30日,申远制造工厂、合盛制造工厂、申马制造工厂举行系列消防安全活动,包含线上消防知识培训、空气呼吸器穿戴、消防水带连接、手提式干粉灭火器使用、知识竞赛大比拼等。     以“演”筑防 以“练”备战 # 开展年度综合应急演练 11月24日,申远一体化产业园开展了2023年重大危险源甲醇罐泄漏综合应急演练。此次演练模拟申远工厂有机罐区甲醇泄漏,引发火灾及人员受伤的场景。园区专职消防队可门消防特勤站、可门卫生院等紧密配合、行动有序。         以查促改防患未然 # 开展园区专项消防安全稽查 园区安全环保中心组织各企业安全负责人员组成稽查小组,前往园区各工厂开展专项消防安全稽查,筑牢安全防线,确保生产的安全稳定。针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稽查小组现场提出具体整改意见,要求各企业及时消除现场安全隐患。       消防宣传不松懈,共筑园区防火墙。未来,申远一体化产业园将持续高度关注消防安全管理,把消防安全管理落实到经营管理全流程,持续推行宣传教育,引导全体员工提高安全生产意识,为园区创造一个更加安全、稳定的生产环境而不断奋进。
恒申集团2023总部大楼乔迁仪式暨“为爱恒申”庆典项目庆功宴圆满落幕
恒申集团2023总部大楼乔迁仪式暨“为爱恒申”庆典项目庆功宴圆满落幕
11月22日,恒申集团总部大楼乔迁仪式在恒申中心举行,集团及各板块公司高层领导、员工齐聚一堂,共同庆祝并见证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时刻。继10月7日总部办公团队、11月4日化工板块入驻总部大楼后,恒申集团化纤板块、电子材料板块及地产板块等多家公司超300余名员工正式入驻恒申中心,标志着恒申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为集团上下迈进化纤化工新材料胜利会师新征程注入鼓舞人心的力量。             恒申中心总建筑面积约4.3万平方米,高70米,共13层。恒申中心在施工建设上严格按照鲁班奖和LEED铂金奖的评选标准来予以执行,建筑及室内由全球顶尖的建筑设计公司Gensler规划设计,景观由全球最重要的景观建筑事务所之一的SWA设计完成,是全长乐第一栋全面使用智能化综合管理系统,实现无感通行、空调灯光门禁电梯智能管控的办公大楼。整体办公大楼环境简洁明亮,灯光、空调、新风会随着员工活动情况进行智能开关,并配备无烟办公区、人体工学办公桌椅、个人热舒适装置、人性化交互空间,为员工提供了更智能更人性化的办公环境。         从手工作坊起步到如今的5A级办公大楼,恒申集团总部大楼的正式乔迁,既顺应了集团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需要,也展现了集团走向全球化的坚定决心。2023年是恒申集团实现化纤化工新材料胜利会师的关键一年,集团全员将以乔迁之喜为契机,站在全新的起点上,以昂扬的精神风貌及奋斗姿态,助力恒申百年强企事业全面推向前进,跨越新的发展高度。     同日中午,恒申集团“为爱恒申”庆典项目庆功宴在悦港琴湾·福宴举办,超700名乔迁人员及项目组成员参与此次盛宴。因爱集结,为爱恒申。2023“为爱恒申”庆典的圆满举办离不开聚光灯背后每一个默默无闻的身影,他们如微光、如星火,在无数个日日夜夜的坚守和忙碌中确保庆典的顺利举办,汇聚为“为爱恒申”闪耀的点点星海。       庆功宴伊始,现场播放《是你、是我、是TA》幕后纪录片,将15个“为爱恒申”项目组在活动筹备过程中的紧密协作和敬业负责呈现到幕前。在收看视频过程中,大家回忆起那段艰难又团结的时光,感动到热泪盈眶。彼时有压力、有冲突,有泪水亦有感动,每个项目组在聚光灯照不到的地方全力以赴,只为来自全球各地的合作伙伴呈现一场盛大的“为爱恒申”庆典,让为爱恒申的理念传播向全世界。     陈忠总裁上台致辞,他衷心感谢对庆典给予支持的合作单位以及所有恒申人。他表示,此次庆典的成功举办离不开每个人的倾情投入,在筹备执行的过程中我们用夜以继日的奋斗成就了很多难忘的瞬间。他强调,为爱恒申的意义在于给每个恒申人心中种下了“为爱恒申”的种子,这是独属于恒申的精神和力量,推动恒申集团不断往前发展,让我们有自信有决心迈向更美好的未来。     最后,陈建龙董事长作总结发言,他表示,恒申总部大楼的落成和“为爱恒申”庆典的成功举办是在合作伙伴和恒申人的努力下共同完成的,衷心感谢所有人的付出。十年前和如今的“为爱恒申”庆典都让我们看到了团队的力量,有这样令人骄傲自豪的团队,任何困难都阻挡不了恒申前进的步伐!同时,他希望大家能够多为社会做好事,把爱传出去,让爱有回声,并与所有人相约十年,共同期待下一次为爱恒申!       多幸运,我们因爱集结,奔赴为爱恒申的每一个瞬间。十年前那句“为爱恒申”,是根植进每个恒申人心中的种子,我们用心灌溉、呵护成长,终在十年后长成葱郁茂盛的参天大树。让我们共同期待,下一个十年,属于恒申的未来必将愈加耀眼夺目!
热门搜索:
确认
取消
福建省恒申合纤科技有限公司   闽ICP备14009347号-3